💥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 枚 CGN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CGN 或相關活動(Launchpool / CandyDrop)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CGN
4️⃣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 CGN)
🥇 一等獎(1名):333 CGN
🥈 二等獎(2名):200 CGN / 人
🥉 三等獎(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Wormhole聯創炮轟Tether與Circle:穩定幣巨頭坐享千億美債利潤卻不分用戶
在 2025 年於拉美主流 CEX 舉辦的 DAC 活動中,跨鏈協議 Wormhole Dan Reecer 公開批評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 和 Circle,指責它們在高利率環境下通過持有數千億美元美國國債賺取巨額利息,卻未與用戶分享任何利潤。Tether 第二季度淨利潤高達 49 億美元,公司估值飆升至 5000 億美元,而 Circle 的 USDC 同樣面臨類似質疑。這一爭議凸顯了穩定幣商業模式的不平等問題,可能推動用戶轉向新興的收益分享型平台,重塑行業格局。
穩定幣利潤分配爭議浮出水面
在 DAC 2025 活動中,跨鏈協議 Wormhole 的聯合創始人 Dan Reecer 指出,穩定幣巨頭 Tether 和 Circle 利用高利率環境,通過持有大量美國國債獲取可觀收益,卻未將利潤返還給用戶。Reecer 強調,用戶持有 USDT 或 USDC 相當於將現金借給發行商,但換來的只是不產生收益的數字美元,這種模式在長期內難以持續。數據顯示,Tether 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報告了 49 億美元的淨利潤,並在最新融資中估值達到 5000 億美元,反映出穩定幣發行商在貨幣政策緊縮週期中的暴利現象。這一批評引發了行業對穩定幣公平性的廣泛討論,尤其是在 DeFi 和收益型產品興起的背景下。
Dan Reecer 的尖銳批評:用戶爲何在賠錢
Dan Reecer 在演講中直言,Tether 和 Circle 的穩定幣業務形同“印鈔”,用戶持有 USDC 或 USDT 反而在間接賠錢,因爲發行商獨佔了所有國債收益。他舉例稱,在利率持續高位的環境中,用戶終將要求分享這部分利潤,否則可能轉向其他收益導向型平台。Reecer 進一步指出,一些新興協議已開始嘗試將穩定幣收益分配給用戶,例如通過應用內獎勵或直接分紅,這或將對傳統穩定幣構成挑戰。從市場角度看,這種趨勢可能加速穩定幣從單純支付工具向收益資產的演變,推動行業創新。
Tether 的官方回應:定位與風險考量
針對 Reecer 的批評,Tether 發言人回應稱,USDT 的定位是數字美元而非投資產品,其主要價值在於爲新興市場用戶提供對抗通脹和銀行不穩定的工具。發言人強調,在年通脹率高達 50% 至 90% 的地區,USDT 的穩定性遠比幾個百分點的收益更重要,且分享利潤會改變穩定幣的性質、風險狀況和監管待遇。Circle 雖未直接回應,但類似邏輯可能適用於 USDC。這一立場反映了穩定幣發行商對監管合規的謹慎態度,同時也凸顯了傳統模式與新興收益型產品之間的根本差異。
行業趨勢與投資視角
隨着高利率環境持續,穩定幣收益分配問題可能成爲市場焦點。投資者可關注新興的收益分享型平台,例如一些 DeFi 協議或區塊鏈項目,它們通過智能合約將利潤直接分配給用戶,降低了中心化風險。同時,用戶在選擇穩定幣時需權衡安全性與收益性,例如考慮分散持有多種穩定幣或探索主流 CEX 上的收益產品。從長遠看,這一爭議或推動監管機構介入,明確穩定幣的分類和收益分配規則,進而影響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演變。
結語
本次 DAC 2025 活動中的爭議揭示了穩定幣行業在利潤分配上的深層次矛盾,Tether 和 Circle 的商業模式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隨着用戶對收益需求的增長,以及新興平台的創新,穩定幣市場可能迎來一輪洗牌。投資者應密切關注監管動態和技術發展,以把握市場機遇。
免責聲明:本文爲新聞資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加密市場波動劇烈,投資者應謹慎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