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Stable:Tether的链上主权反击,与稳定币专用链野望

8.25亿美元额度在22分钟内被抢购一空,普通用户却在屏幕前愕然——这场看似成功的募资,暴露了加密世界资源争夺的残酷现实。

Stable解读

“怎么都开了提醒,刚打开页面就没额度了?”一位用户在X平台上的抱怨,道出了许多人的无奈。2025年10月,Stable第一阶段预存款活动启动即告罄,8.25亿美元额度在22分钟内被抢购一空。

链上数据却揭示了一个更令人震惊的事实:其中7亿美元额度在官方公告发布前已被少数巨鲸地址提前包场。

这场争议事件的背后,是Tether对稳定币未来格局的深远谋划。面对波场自研稳定币的竞争,以及Base网络上USDC的成本优势,Tether不再满足于只做稳定币发行商,而是决定构建自己的链上王国。

01 价值捕获失衡,Tether的链上困境

“USDT贡献了波场网络98%的链上交易,但这一切与Tether无关”

稳定币行业巨头Tether靠USDT的全球流通,仅国债利息每年利润就达到13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金融科技公司之一。

然而,在盘点商业模式时,Tether发现自己在USDT的发行和管理端收割了足够多的利润,但真正的“链上经济分润”却并没有落到自己手中。

以太坊每天收取的Gas费,USDT贡献了将近10万美元,占据整个以太坊手续费消耗的6%以上。但这还不是全部——波场才是USDT价值捕获最极致的舞台。

根据最新链上数据,USDT在波场上的转账量、Gas消耗已经占据整个公链的98%以上。

这意味着,波场的交易繁荣几乎全部是靠USDT“输血”。每一笔USDT的链上转账,用户支付的手续费通常在0.3到8美元之间。

更直观的数据显示,波场网络目前每天的链上收入超过210万美元,折算成年化收入高达7.7亿美元,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源自于USDT的高频转账手续费。

对Tether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价值捕获失衡”。USDT的发行和品牌带来了巨大的用户流量和产业级别的稳定需求,但链上所有手续费和生态红利,长期由基础设施“收税”而非Tether自己主导。

这不仅削弱了Tether在未来链上支付和结算网络中的战略话语权,也使其在面对波场自研稳定币、甚至流量被分流等新威胁时失去了主动性。

02 链主权反击,Stable的应运而生

如果只是满足于做稳定币的“超级铸币厂”,Tether未来的价值天花板将极为有限

Tether的第一步,是在2024年底悄悄扶持了一条名叫Plasma的新链。最初不过几条公告,几笔融资——Tether的母公司、Peter Thiel的 Founders Fund、Framework等资本先后注入2400万美元。

短短两个月就把Plasma的估值推到5亿美元。

Plasma把比特币主网当作最终结算层,继承UTXO的安全,又在执行层直接兼容EVM。最重要的是,链上所有交易都可以直接用USDT付gas,USDT的转账彻底免费。

然而,Plasma只是序幕。2025年,由USDT统一流动性协议USDT0支持的L1链Stable正式官宣,Tether首席执行官Paolo Ardoino亲自担任该项目顾问。

与作为比特币L2的Plasma不同,Stable是一条独立的L1链,虽然同样以USDT作为gas且点对点USDT转账免费,却对准了截然不同的受众:全球金融机构、企业结算、大宗清算、链上企业财务、B2B跨境等。

Stable的技术设计极具针对性:采用独立公链架构,支持EVM兼容和子秒级交易确认,同时计划推出免Gas的USDT0转账模式,并为机构提供可申请的专属区块空间与合规隐私交易支持。

这些特性旨在降低企业和终端用户使用区块链支付的门槛,提升稳定币交易效率。

03 预存款争议,资源争夺的缩影

10个巨鲸地址合计存入约6亿美元USDT,且全部资金来自同一钱包地址

Stable第一阶段USDT预存活动在开启后迅速引发巨大争议,被大量社区用户质疑存在严重的“老鼠仓”操作。

按照官方时间线,Stable于北京时间上午9:10才正式发推宣布开放预存,但链上数据显示,早在8:48就已经有人提前存入资金,与官方时间明显不符。

本次8.25亿美元的预存款额度,在公开消息前,7亿美元就已被提前“包场”。其中,10个巨鲸地址合计存入约6亿美元USDT,且全部资金来自同一钱包地址,被拆分后在10秒内打满额度。

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资金均从BTSE CEX提出,再分散进入不同钱包参与预存,疑似由同一个资本集团统一操作。

相对而言,普通用户几乎没有参与空间。大量用户反馈,在第一时间进入官网后要么授权失败,要么交易迟迟无法打包,等看到官方推文时页面仅剩0.13 USDT可存。

根据Dune数据,本次总额8.25亿美元的预存活动实际仅有273个地址参与,普通用户的参与比例几乎可以忽略。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参与地址中,有近40个地址的存入金额低于500 USDT,甚至出现了1 USDT、3 USDT、5 USDT或几十USDT的极小额存款,社区讽刺称这些小额地址只是用来充人数的道具,毫无真实参与感。

04 战略蓝图,Tether的链上帝国野心

“骂归骂,该赚还是要赚”。尽管争议不断,但Stable背后有着明确的战略布局

Stable的定位并非又一条通用公链,而是专为USDT打造的高性能Layer1公链,旨在提供高速、低成本、低延迟的稳定币交易网络。

与通用型公链不同,Stable聚焦于USDT的支付与结算功能,希望让USDT在链上具备类似现金的使用体验,适用于跨境支付、电商支付和企业清算等场景。

Stable获得了包括Tether母公司、Hack VC、Franklin Templeton在内的知名机构投资,并获得Tether官方背书。这些资金主要用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全球USDT的支付生态拓展。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Stable是Tether“三链战略”的关键一环:Plasma解决链上用户体验,用0 Gas把小流水做成大体量;Stable解决机构合规,用专线清算把大体量变成可持续的高利润。

它们共同的目的只有一个——让USDT不再受限于哪条公链的费率,也不再被任何单一生态“抽税”。

Stable落地的线索藏在Tether最近密集出手的大宗商品投资里。今年春天,Tether斥资收购了拉美农产与可再生能源巨头Adecoagro 70%的股权,接着又宣布USDT将直接参与南美粮油、乙醇乃至原油结算。

传统大宗贸易对银行电汇、信用证的依赖由来已久,一船货动辄压上数千万美元,而资金在银行体系里“清关”往往要等好几天;如果把这笔钱换成链上USDT,跨国对手方几乎可以秒级放行。

05 未来挑战,Stable前路漫漫

监管、竞争、技术,三座大山压顶

尽管愿景宏大,但Stable面临的不确定性同样不容小觑。

监管是首要挑战。随着创新的加速,监管机构在如何对待收益生成的稳定币产品方面仍然存在分歧。今年早些时候通过的GENIUS法案正式禁止了“收益稳定币”。

同时,Tether的“黑灰属性”仍被美国监管反复拿放大镜审视:财政部报告点名墨西哥贩毒集团爱用USDT,一些议员干脆把它当作加密“反面教材”。

竞争压力同样巨大。稳定币领域竞争堪称“残酷”:USDC、USDT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PYUSD(PayPal稳定币)、FDUSD(富达稳定币)等新入局者皆有大型机构背書。

从手续费成本来看,波场作为稳定币结算网络的优势也在逐渐减弱。不购买和销毁TRX的情况下,波场目前每笔交易的费用甚至超过了传统意义上昂贵的比特币网络,也高于以太坊主网、Apots链和BNB链。

这对USDT并不算一件好事,因为相比之下通过Base网络转账USDC的费用仅为0.000409美元。甚至Circle推出的Circle Paymaster功能,可以让用户在Arbitrum和Base网络上使用USDC支付gas费用。

此外,Stable还需要证明,其稳定币需求能超越“DeFi收益挖矿”场景,具备永续性。

值得一提的是,Stable第二阶段预存款活动即将启动,项目方承诺引入每钱包存款上限、24小时倒计时等机制以防止鲸鱼垄断。

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更值得关注的或许是中心化交易所相关的预存款活动。此前,币安曾上线Plasma(XPL)存款活动,由于是存入稳定币参与,无本金损耗,XPL上线后第一时间卖出所得收益年化高达79%。

两条链分工明确:Plasma解决链上用户体验,用0 Gas把小流水做成大体量;Stable解决机构合规,用专线清算把大体量变成可持续的高利润。它们共同的目的只有一个——让USDT不再受限于哪条公链的费率,也不再被任何单一生态“抽税”。

从日常汇款到万吨大豆,一切美元流动最终都要回到Tether自己掌控的账本上,这才是“链主权反击”的终极落点。

TRX-1.37%
USDC0.02%
ETH-4.76%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