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caster收购Clanker补齐金融短板,社交赛道再起风?

robot
摘要生成中

作者:J.A.E

近日,去中心化社交协议Farcaster宣布收购Base链上的头部代币发行平台Clanker。交易完成后,Farcaster随即宣布Clanker将启动回购与通缩计划,长期使用协议收入的三分之二回购CLANKER代币

消息发布后,CLANKER代币价格应声大涨。截至目前,周内涨幅已超4倍。本次收购,表面上是Farcaster生态计划通过Clanker构建价值捕获机制,内里或许预示着去中心化社交赛道的下一个趋势即将风起。

Clanker一键AI发币赋能Farcaster

Clanker之所以能吸引去中心化社交协议Farcaster的战略收购,或是因为其AI赋能的创新商业模式与可观的创收能力。

Clanker是部署在Base链上的代币发行平台,其独特价值在于可通过AI Agent驱动的一键生成功能,允许用户无需任何复杂的编程知识,即可轻松发行ERC-20代币,该创新大幅简化了代币创建过程,将技术门槛降至最低。

值得一提的是,Clanker允许用户在Farcaster上直接使用社交标签(tagging @clanker)创建代币,该融合创造了SocialFi的新范式,即AI Agent不再止步于聊天工具,而是成为了高频、高效、高利润的Web3金融基础设施,其将AI自动化和社交媒体的即时性、社群驱动力结合了起来,把社交情绪转化为链上金融行为,显著减少了用户从“社交互动”到“链上交易”的摩擦成本。

另外,Clanker还拥有着极强的创收能力。clanker.world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发布以来,Clanker已产生了近3,000万美元的累计费用。

协议的盈利来源是Clanker所发行的代币在Uniswap V3上的每笔交易都会被收取1%交易费。其中,60%的费用归协议所有,40%则分配给代币创建者。Clanker的匿名联合创始人曾透露,协议自发布第一天起就实现了盈利,团队规模小,运营成本低,大部分收入都可视为净利润,令其成为Base生态中最具盈利能力的项目之一。

去中心化社交赛道现“社交图谱+金融化”整合趋势

Farcaster收购Clanker,或意味着去中心化社交赛道将超越传统社交图谱竞争,而转向内嵌金融化与直接的价值捕获。

Clanker被收购的同时,其代币部署工具亦将被直接整合到Farcaster的社交图谱中,该集成也代表着人工智能(AI)与社交金融(SocialFi)的深度融合,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具备高度可操作性的生态系统。Farcaster凭借此举或将成为社区代币创建的“一站式中心”。

这次收购也标志着Farcaster正在从纯粹的去中心化社交协议,升级成一个集社交、创作和发行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Lens等去中心化社交协议专注于数据所有权,而Farcaster则打算通过Clanker实现“货币化”效应。Clanker的加入将助力Farcaster为用户提供从“想法”(发帖)到“金融产品”(发币)的最短路径,进一步巩固其作为Base链上去中心化社交中心的定位,并形成强大的网络效应与竞争壁垒。

实际上,在Clanker被成功收购前,其也曾经历过一场激烈的收购博弈,引起了市场的广泛注目。根据Clanker创始人Jack Dishman的推文,加密钱包提供商Rainbow曾于8月接近Clanker发起收购讨论,计划以其即将发行的RNBW代币总供应量的4%收购Clanker,从而整合其代币发射功能。然而,Clanker认为被Rainbow收购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因此回绝了对方的提议。Rainbow得到回复后,威胁Clanker不答应交易就将公开提案信件,虽然Clakner再次表示拒绝,但Rainbow还是在未经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发布了收购条款,其沟通方式与不当行为进一步加剧了Clanker的不满。

相比之下,Farcaster的收购提案显得契合度更高,双方将产生强大的战略协同效应和共享的生态系统。Jack Dishman 强调,“Clanker 的成功离不开 Farcaster”,其“根植于开放社交图谱的线路和蓬勃发展的生态系统”,表明Clanker在战略选择上更匹配Farcaster的社交功能。此外,Farcaster的要约是合作性的,在考虑到Clanker独立性与社区利益的情况下,提出了收购条款。首先,Farcaster保留了Clanker的原有代币体系,并承诺将三分之二的协议收入用于回购CLANKER代币。其次,Farcaster还销毁了早期的协议费用池,并将总供应量的7%锁定在单边流动性仓位中,从而减少流通供应量,最大化了代币持有者利益。

相比Pump.fun,Clanker更重视创作者激励

Clanker的成功并非单纯的复制,其商业模式与Solana上的Meme币发射平台Pump.fun存在显著差异。

Clanker与Pump.fun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激励机制。Clanker采用了基于长尾效应与持续激励的创作者经济模型。经由Clanker发行的代币在Uniswap V3上交易,代币创建者能够获得持续的收益分成(手续费的40%)。该机制或将鼓励Farcaster上的创作者把Meme币视作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并将其利益与代币的长期流动性和交易量紧密挂钩,也更契合Farcaster的去中心化社交精神。

相较之下,Pump.fun的机制更侧重于通过撮合曲线(Bonding Curve)激励早期用户与价格发现,并在触达一定市值后转移到DEX。该模式虽然有利于短期投机与公平启动文化,但对于创作者的持续收入保障远不如Clanker的收益分成模型。

在流动性管理与交易机制上,两者也选择了不同的策略。Clanker采用长期的1%Uni V3交易费机制,专注于可持续的流动性供应与费用获取。该模式的优势就在于流动性始终在Uni V3上,透明且可控,保证了流动性的深度与可信度,有助于吸引更多交易者。

而Pump.fun则采用撮合曲线确定价格,等代币达到一定市值后才上线DEX。此类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内部抛压,但相较Clanker深度集成了成熟DeFi基础设施,其在流动性管理方面或有所欠缺。

CLANKER-10.49%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1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Simon1213vip
· 9小时前
冲就完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