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广场活动:#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关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1,333 枚 CGN 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关详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参与方式:
1️⃣ 在 Gate 广场发布原创内容,主题需与 CGN 或相关活动(Launchpool / CandyDrop)相关;
2️⃣ 内容不少于 80 字;
3️⃣ 帖子添加话题:#发帖赢代币CGN
4️⃣ 附上任意活动参与截图
🏆 奖励设置(总奖池:1,333 CGN)
🥇 一等奖(1名):333 CGN
🥈 二等奖(2名):200 CGN / 人
🥉 三等奖(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项: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
获奖者需完成 Gate 广场身份认证;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 Gate 所有。
区块链能否让遗忘存活?在悔恨与不变性之间
!image
遗忘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遗忘可以使人愈合、纠正和保护。在法律领域,遗忘权已成为对数字曝光过度的保障。
在日常生活中,忘记是一种继续前进的方式。然而,在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世界中,遗忘面临着一个结构性障碍:不可变性。
永恒的承诺
区块链的承诺基于持久性。每个注册的区块都固定在一个设计上无法更改的序列中。
这一特性被赞扬为透明度、可追溯性和抗审查性的保障。但它也提出了一个伦理困境:当记录的内容是错误的、令人羞辱的或敏感的时,会发生什么?当一个人希望删除自己过去的某个片段,但技术却阻止了这一行为时,会发生什么?
我们想要探讨忘记权与区块链不可变架构之间的紧张关系。这并不是一个技术讨论,而是一个哲学讨论。从根本上说,问题在于一个社会是否能够在悔恨没有空间的情况下维持人类的尊严。
永久性:美德与障碍
区块链的不可变性被视为一种美德。在一个数据可能被操纵的世界中,拥有不可腐蚀的记录显得格外吸引人:交易在没有中介的情况下被记录,合同在不需要外部信任的情况下执行,去中心化系统在没有等级制度的情况下运行。
然而,这种持久性可能会变成障碍。当一个人犯了错误、改变了主意或者希望纠正过去的行为时,系统并未提供机制来做到这一点。记录对任何查询它的人依然可见。即使内容不再有效,它的存在仍会影响个人的声誉、隐私或安全。
在这个背景下,区块链不区分真与假,正义与不正义。它只区分已记录和未记录。这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一种阻止遗忘的技术能否与悔过的伦理相兼容?
忘记是必要的情况
存在多种情况,其中遗忘不仅是可取的,而且是必要的。例如,当个人数据在未获同意的情况下与数字资产关联时,或者当一个公共地址与后来被证明是无根据的非法活动相关联时。
也发生在数字声誉的情况下,某次不幸的互动被记录下来,并影响一个人的职业或社交生活。
在某些去中心化环境中,用户参与治理系统,交换资产或发布与其数字身份相关的内容。如果他们在某个时候希望解除绑定,该系统并没有提供明确的途径来做到这一点。内容可能会停止可见,但记录仍然存在。
即使在使用高级隐私机制的环境中,问题仍然存在:隐藏并不等于删除。数据仍然存在,尽管它变得不那么可访问。从伦理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总是足够的。
文件作为权力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档案并不是简单的数据集合:它是一种权力。雅克·德里达明确指出:谁控制档案,谁就控制记忆。米歇尔·福柯将其与监视联系在一起,汉娜·阿伦特则与共同世界的构建相联系。
在区块链中,文件是去中心化的。不存在策展人或编辑。系统无过滤、无上下文、无法纠正地进行记录。记忆被自动化,从而失去了判断什么值得保留、什么应该被遗忘的能力。
这项档案的自动化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困境。一个有道德的社会能否将记忆委托给一个协议?当档案不再是人类而是变成技术结构时会发生什么?在一个不考虑悔恨的系统中,如何保证公正?
在区块链上可以删除吗?
从技术角度来看,已经探索了多种解决方案来缓解问题。一些网络允许将某些记录标记为无效,而不删除它们。
其他使用加密证明来隐藏信息而不删除它。也存在销毁数字资产的机制,尽管其存在的记录仍然保留。
这些解决方案提供了一定的缓解,但并没有解决伦理困境。数据仍然存在,尽管不那么明显。受影响的人仍然与一个无法修改的记录相关联。这限制了他们纠正、修复和重建身份的能力。
隐藏在实际操作中可能是有用的,但并不能替代遗忘。悔恨需要能够抹去、重新开始的可能性。而在当前区块链的架构中,这一点很难实现。
悔恨作为人类行为
悔恨不是一种技术功能:它是一种人类体验。它涉及到承认一个错误,承担其后果,并寻找一种补救方式。在许多情况下,这种补救包括遗忘。不是作为否认,而是作为一种同情的行为。
在记录是永久的系统中,悔恨失去了效力。个人可以改变,但系统并没有反映出来。过去依然可见,没有细微差别,没有背景。这影响了尊严。
一个阻止悔恨的社会限制了转变的可能性。主体停留在自己早期的版本中,没有空间去进化。记忆变成监狱,档案成为惩罚。
我们想要构建什么类型的记忆?
区块链技术提供了多重好处。它确保透明、安全和去中心化的能力已经改变了整个行业。但它也带来了需要认真对待的伦理挑战。
被遗忘权并不是要消除历史,而是要保护尊严。在一个所有事情都被记录的世界里,必须问自己什么值得被保留,什么应该能够消失。这不是出于任性,而是出于正义。
伦理记忆不仅仅是由数据构成的。它是通过洞察力、同情心和纠正能力构建的。如果技术阻止遗忘,那么它就必须提供其他修复的方式。否则,它就有可能成为对人类尊严的障碍。
然后
关于遗忘权与区块链不可变性之间的紧张关系,并不能通过技术解决方案来解决。这需要对我们想要构建的社会类型进行深入思考。
一个公正的社会不是通过它保留的数据量来定义的,而是通过它对那些希望纠正自己过去的人的对待方式来定义的。如果一切都保持不变,我们必须决定什么是值得保留的。而这个决定不能被委托给协议:必须由社区承担,负责任地、伦理地、人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