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幣化的實物資產爲全球金融引入新概念 - U.Today

  • 收益、信任、基礎設施:新的驅動因素
  • 解決傳統市場的低效問題
  • 首先爲機構構建
  • 流動性神話與需求現實 收益、信任和技術的融合正在推動現代金融中最大的變革之一:代幣化真實世界資產的崛起

根據Broadridge發布的白皮書報告,基於2025年對北美和歐洲300家機構的代幣化調查,代幣化正在從理論走向實踐,涵蓋金融服務。

Zilliqa的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扎恩德和Rayls的首席產品技術官兼聯合創始人亞歷克斯·布勞都認爲,這是傳統金融與區塊鏈在一個有意義且可擴展的方式中最終相遇的時刻。

收益、信任、基礎設施:新驅動因素

對於Zahnd來說,當前對真實資產(RWAs)興趣的激增源於“收益、信任和基礎設施之間的融合”。他解釋說,代幣化“曾是一個優雅的概念,但由於身分、合規和保管方面的缺失環節而受到限制——但這些缺口現在已經填補。”

隨着新加坡、瑞士和歐盟在MiCA框架下的出現,受監管的數字資產發行變得更加實際。再加上全球利率的壓力,投資者越來越尋求在結合安全性與創新性的代幣化資產中尋找替代收益機會。

兩位領導人都拒絕將代幣化視爲另一個加密週期。扎恩稱其爲“資本基礎設施的現代化”,並指出後端成熟度——不僅僅是閃亮的前端應用——正在推動這一轉變。他說:“每一個可以被代幣化的金融資產最終都會被代幣化。”

Buelau 表達了這一觀點:“這是一個結構性轉變,而不是一種流行趨勢。代幣化解決了傳統金融中從緩慢結算到分散托管的深層低效問題,並且憑藉強大的基礎設施和不斷發展的監管,具有真正的持久力。”

解決傳統市場的低效問題

扎恩在傳統金融領域工作了近十年,親眼見證了過時系統的摩擦。他解釋道:“抵押品仍然在紙面上流動,調解和結算需要幾天時間,合規檢查是孤立的。代幣化解決了所有這些低效,從而爲機構帶來了更低的風險和成本。”

Buelau補充說,當與隱私和合規性結合時,代幣化“可以減少結算時間,啓用分數流動性,並降低運營成本,”從而改變受監管主體與資產的互動方式。

首先爲機構構建

機構參與仍然是主流採用的基石。

“我們主要是爲受監管的實體構建——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保管機構和交易所,”Buelau說。Zahnd同意,機構是“證明模型有效的第一步”,因爲它們已經擁有在傳統和Web3環境中運作的治理和審計框架。一旦合規、保管和身分系統得到驗證,兩位領導人都看到同一基礎設施將擴展到最終用戶,擴大金融包容性和可及性。

盡管技術快速進步,但法律明確性仍然是最大的瓶頸。扎恩指出:“你可以在幾分鍾內對資產進行代幣化,但根據現有證券法,仍然需要一個被認可的法律實體來發行和贖回它。”

然而,監管機構正變得更加務實。瑞士和新加坡等司法管轄區正在設定可用的先例,而不是等待完美。

“這種務實的架構確保了機構的法律清晰性和托管控制,”布勞說,“同時保留了可編程性和可組合性——區塊鏈的核心優勢。”

流動性神話與需求的現實

一個持續的誤解是,代幣化會自動增加流動性。流動性只有在資產有真正需求時才會改善。代幣化使資產更容易獲取,但它本身並不會創造市場興趣。

真正的優勢在於可編程的信任——不僅僅是數字化所有權,而是創建可驗證的合規系統,將法律和數字世界連接起來

ZIL3.5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