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被認爲是科技界的下一個前沿領域。與傳統計算機的二進制位不同,量子計算機是通過量子位同時存儲零和一的,這使它們能以更快的速度處理海量數據。不過,即便如此,量子計算機目前仍主要應用於一些政府和科研項目,因爲與傳統服務器和主機相比,它們體積更大、成本更高且耗電量大。此外,量子計算還容易產生更高的誤差率。



未來幾年,可能會有更小、更密集、更節能的量子處理單元(QPU)和系統出現,使得量子計算更容易進入主流計算應用。有兩家公司備受關注,它們分別是D-Wave Quantum和IonQ。

在過去的12個月裏,D-Wave的股價上漲了超過2530%,而IonQ的股價也上漲了近800%。那麼,現在是否應該考慮這兩只量子計算股票呢?來看看它們的主要差異、增長速度和估值情況吧。

D-Wave和IonQ各自設計的QPU技術線路有所不同。D-Wave的QPU通過在“超導回路”中加速電子(帶負電的亞原子粒子)來處理數據。這種芯片相對容易生產,但操作成本昂貴,因爲它們只能在低溫環境下工作。與之相對,IonQ的QPU則依靠被困在電磁場中的離子(帶電的原子)並利用激光操作。這種QPU生產復雜且昂貴,不過可以在室溫下操作,盡管也需要頻繁校準和維護。

同時,D-Wave和IonQ都打造了完整的量子計算系統,並通過雲服務提供量子計算能力。D-Wave專注於“量子退火”服務,優化企業的數字流程、供應鏈和物流網路。IonQ則沒有量子退火工具,其“通用門”計算能用於更廣泛的加密、仿真和機器學習目的,這意味着它能服務更廣泛的行業。

未來幾年,D-Wave的增長可能來自其新的Advantage2量子系統,該系統能比之前的快25000倍且耗電更少。同樣,IonQ即將推出的第四套系統——Tempo,也可能吸引更多客戶。

根據當前的分析,預計到2025年,D-Wave的收入將達到2460萬美元,而IonQ將超過9130萬美元。盡管預計兩家公司的收入都將大幅增長,但盈利還遙遙無期。因此,這些公司股價的高企反映了市場對其成長預期的定價,但同時帶來了財務風險。

即便兩家公司都是具投機性質的股票,在市場動蕩下可能會受挫。但如果必須在兩者中選擇,我傾向於IonQ。因爲IonQ不需要低溫系統,市場競爭對手也較少,客戶羣體更廣,且當前的市盈率相對較低。相比之下,D-Wave雖有潛力,但其市場定位較窄,加上競爭環境的壓力,可能難以支撐其高市值。你怎麼看待這兩家公司的未來發展?歡迎留言探討!😄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