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 枚 CGN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CGN 或相關活動(Launchpool / CandyDrop)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CGN
4️⃣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 CGN)
🥇 一等獎(1名):333 CGN
🥈 二等獎(2名):200 CGN / 人
🥉 三等獎(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如何在親人去世後從銀行帳戶中提取資金:新的規定將於6月1日生效
受益人在帳戶持有人去世後如何訪問銀行存款?
關於“針對已故持有人小額存款撤回要求優化的通知”(,之前由中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新法規)將於6月1日起生效。這項新規定通過提高簡化撤回的帳戶限額並擴大這些撤回的範圍,簡化了存款遺產的處理。還有哪些其他變化被實施?
查詢已故帳戶持有人的銀行帳戶和餘額
“在實踐中,繼承人在提取銀行存款時面臨兩個主要的'障礙':進行查詢和進行提款的困難”,據金融行業的消息來源。
一位專家指出,繼承人面臨的第一個重大挑戰是弄清楚已故持有人擁有的哪些銀行帳號。
如果不知道已故者的銀行帳戶該怎麼辦?對銀聯移動支付應用程序的調查顯示,它提供了一個"已故人員銀行帳戶線索查詢服務"。目前,該服務僅在四川、江蘇、福建、重慶市和武漢等省份進行試點,要求提交文件以供支持該流程的實體銀行分行審核。可以理解的是,該服務覆蓋的區域和金融機構將逐步擴大。
在找到銀行帳號後,如何檢查其餘額?對不同銀行的訪問顯示,如果持有卡和PIN碼,繼承人可以直接在自動取款機上查詢。沒有PIN碼,他們需要向銀行提供支持文件以進行查詢。
根據由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原辦公廳和司法部原辦公廳共同發布的《關於簡化已故持有人存款相關諮詢的通知》,已故持有人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可以提交證明親屬關係的文件(,如戶口簿、結婚證、出生證明等),以及有效身分證明。由公證遺囑指定的繼承人或受遺贈人可以提交持有人的死亡證明、公證遺囑和有效身分證明,單獨或共同向存放存款的金融機構書面申請辦理諮詢。
之前的通知指出,調查的範圍包括存款餘額和由金融機構自身發行或管理的非存款金融資產。一旦銀行在正式審查後驗證了要求的合規性,將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請人所查詢的餘額。對於無法確定金額的代售第三方產品,銀行應告知申請人諮詢相關機構。
帳號交易詳情查詢
之前,銀行只能提供持有人去世後的交易記錄,而不允許查詢其生前的交易。然而,實際上需要在生前訪問交易詳情。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的一家法院曾對一起案件作出裁決。在2023年6月,已故李(的法定繼承人——他的父母、妻子和女兒)向一家銀行提起訴訟,要求提供從2021年4月到2023年2月10日的銀行帳單,這段時間是李仍在世時。
銀行辯稱,根據前銀行與保險監管委員會的相關規定,目前只能提供在持有人去世後發生的交易記錄。至於其生前的記錄,由於個人隱私和信息保護的考慮,並沒有明確的指引,因此暫時不會進行查詢。
經過審查,法院認爲李與被告銀行之間形成了借記卡的合同關係。雖然法律規定了持卡人的保密原則,但必須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分析是否可以提供已故持卡人在世時的交易記錄。四名原告是李的法定繼承人。他們明確了銀行對帳單查詢申請的範圍,並解釋說,由於已故者的多筆外債,他們的調查有合理的理由,例如了解在世時的債務償還情況,並提交了相應的證據以支持他們的主張。
新的法規明確規定,銀行可以在繼承人請求的情況下,提供已故帳戶持有者去世後及去世前6個月內的交易細節,除非已故帳戶持有者在生前另有規定。
一位國家金融監管局的官員在4月26日表示,已故帳戶持有人的銀行帳戶交易詳情記錄了其生前的一些個人信息,可能涉及個人隱私,必須謹慎處理。然而,實際上,在某些情況下,繼承人合法地諮詢已故帳戶持有人生前的交易詳情也存在合理需求,當這些需求合法且合規時應予以滿足。
官員表示,爲了平衡個人信息保護與繼承人查詢需求,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新規明確了查詢帳號交易詳情的要求,以滿足特定情況下的需求。爲避免不必要和無限制的查詢,保護已故持有人的個人信息和隱私權,新規規定了授權申請人及查詢的時間限制。
在專家看來,6個月滿足了大多數親屬的知情權,主要原因是核實交易細節,以確認已故持卡人的存款在其去世前是否被挪用。如果持卡人年紀較大,可能其銀行卡並不在其手中,查看六個月的銀行對帳單還可以讓其他繼承人清楚地看到已故者的帳號細節,並避免一些關於挪用資金的爭議。總體而言,除非是突發死亡,否則已故持卡人的存款基本可以在其去世後的6個月內正式處理。
然而,專家認爲,在真實爭議的情況下,從訴訟律師的角度來看,僅查看6個月的記錄可能不夠,通常需要大約1年的記錄。
國家金融監管局的官員表示,鼓勵銀行提前與帳戶持有人通過合同或其他方式達成協議,涉及存款的繼承以及在其去世後查詢交易詳情等問題。
提取不超過50,000元的存款
如果持卡人去世,繼承人是否可以直接去銀行用銀行卡和PIN碼提取資金?一位律師在採訪中指出,根據新的規定,提取已故親屬的小額存款的程序已經簡化,無論繼承人是否擁有PIN碼,這些程序都不再與之前相同。如果需要,所有繼承人必須將相關的支持文件帶到公證處進行遺產的公證認證。
律師解釋說,如果存款不超過50,000元,繼承人可以辦理已故持有人的簡易存款取款手續。所需文件包括:持有人的死亡證明、繼承人的有效身分證件、繼承人簽署的承諾書以及繼承人與持有人的親屬關係證明。
須注意,50,000元的限制適用於同一金融機構內已故帳戶持有人的帳戶餘額(,不包括未支付的利息)。也就是說,每家銀行對小額存款有50,000元的簡化取款限制。
也觀察到新規定包括金融機構的黃金積累產品、國債以及由代理人在簡化退休領域銷售的財富管理產品,其本金和實際收入將計入50,000元的帳戶限額。此外,新規明確指出,喪葬費用和養老金不包括在50,000元的限額內,可以以簡化方式全額提取。
律師還提到,在實際操作中,如果繼承人擁有銀行卡和密碼,也可以在自動取款機上自行取出小額資金。此外,如果 deceased 擁有未被注銷的身分證,繼承人可以出示 deceased 的身分證和自己的身分證,使用銀行卡和密碼進行提款,通常金額低於 50,000 元,銀行無需審查額外的文件。
超過50,000元的提款
在實踐中,如果銀行存款超過50,000元,繼承人應該如何提取?
律師解釋說有兩種選擇:首先,所有擁有繼承權的繼承人可以攜帶身分證明文件、戶口簿、死者的死亡證明、遺產的產權證明以及與死者的親屬關係證明到公證處申請繼承的合法化。然後將公證遺產證明和身分證帶到銀行提取資金。其次,如果繼承人無法達成協議或由於其他原因無法完成公證手續,一個或多個繼承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一旦法院作出有效的判決、裁定或調解,繼承人可以根據該法律文件提取死者的銀行存款。
“從法律角度來看,銀行存款具有財產權和債權的雙重性質。但是,無論是財產權還是債權,一旦開始繼承,財產就會轉移,意味着存款的所有權根據民法典繼承章節的規定轉給繼承人。繼承始於遺囑人的去世,因此在持有人去世時,存款的所有權轉移給繼承人。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爲了讓繼承人能從銀行提取存款,仍需遵循一系列銀行程序”,律師解釋道。
如何測試"我母親是我母親"
"在日常訴訟中,事實上確實有一些案例,繼承人在親屬去世後很難提取現金,包括一些面臨類似情況的同事,"律師評論道。
他解釋說,一方面,這種情況是由於銀行必須保持對金融機構要求的最低安全水平。出於安全原因,並根據相關法規,銀行不僅需要驗證提取者是否爲存款的法定繼承人,還需要其他繼承人的同意。這是爲了避免某個繼承人在沒有其他人知情的情況下提取存款,從而引發爭議。因此,銀行在處理程序和審查信息時不可避免地會更加嚴格。
律師提到,另一方面,有時很難證明“我母親是我母親”。爲了證明取款人是已故者的繼承人,需要提供各種文件,如死亡證明、身分證明、結婚證、家庭戶口簿等。然而,有時會出現問題,例如家庭登記不完整或文件之間信息不一致,導致銀行在驗證繼承人身分時遇到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