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正式接受比特幣抵押,背後傳遞的三個關鍵信號



今天一早被摩根大通的重磅消息刷屏——這家被視爲傳統金融風向標的頂級投行,剛剛宣布將比特幣和以太坊正式納入合格貸款抵押品範疇。

這意味着,加密貨幣第一次在主流銀行體系中獲得了與股票、房地產相近的資產地位。如果說過去十年比特幣一直在努力“破圈”,那麼今天,它真正敲開了傳統金融最深的那道門。

爲什麼說這是一次裏程碑式的認可?

摩根大通的風控體系在業內是出了名的嚴苛。能通過他們的審查,等於向全世界宣告:比特幣和以太坊不是“虛擬商品”,而是具備實際流動性和抵押價值的成熟資產。

這就像過去典當行只認黃金與珠寶,如今開始接納稀有藝術品作爲質押——資產價值的認定標準,正在悄然改寫。

對普通持幣者而言,這一步意味着什麼?

1. 資產流動性被激活
你不再需要賣出比特幣才能獲取現金。持有資產的同時,也能通過抵押獲取流動資金,真正實現“持幣生錢”。
2. 融資渠道被拓寬
除了交易獲利,比特幣現在多了一層“融資工具”的屬性。這對於長期持有者、機構投資者來說,是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升級。
3. 跟隨效應值得期待
摩根大通作爲行業標杆,它的決策往往具有引導性。預計未來半年內,會有更多國際銀行跟進類似的抵押服務。

但別急着狂歡,冷靜看待細節

目前這項服務仍有較高門檻:抵押率可能低於傳統資產(比如價值100萬的比特幣或許只能貸出40萬)、首批可能僅面向機構客戶開放、審批流程也會非常嚴格。

一些延伸思考

其實這一切早有徵兆。隨着監管框架逐漸清晰、托管方案日益成熟,傳統金融機構入場已是必然。摩根大通不是第一個喫螃蟹的,但它絕對是最有影響力的那一個。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這個信號值得你重新審視自己的資產配置邏輯。加密貨幣正在完成從“邊緣選項”到“配置資產”的身分轉變。

但請記住:再大的利好,也不該成爲你盲目加倉的理由。看懂規則、把握節奏,永遠比追消息更重要。

這一步已經邁出,你看好後續更多銀行跟進嗎?歡迎在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
ETH-0.24%
BTC-0.29%
查看原文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