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加密貨幣產業將面臨哪些主要安全威脅?

探索 2025 年預期的主要加密貨幣安全威脅,包括智慧合約漏洞可能導致 5 億美元損失、鎖定加密貨幣用戶的進階網路釣魚攻擊,以及 Gate 交易所層出不窮的駭客與內部人員風險。深入了解企業如何強化安全協議與防護措施,協助數位資產有效抵禦日益演化的安全挑戰。

智能合約漏洞仍是重大威脅,2024 年損失已突破 5 億美元

加密產業長期受到智能合約漏洞影響,2024 年累計損失高達 5 億美元,突顯問題的嚴峻性。這項持續性威脅,彰顯了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及區塊鏈應用領域強化安全措施的急迫性。與以往數年相比,相關損失明顯攀升:

年份 因智能合約漏洞造成的損失
2022 3.2 億美元
2023 4.5 億美元
2024 5 億美元

這些數據顯示針對智能合約的攻擊日益嚴重。2024 年,Bedrock DAO 因治理合約漏洞遭到重大攻擊,單一事件即造成 6,000 萬美元損失,嚴重動搖投資人對該項目及整體 DeFi 生態的信心。為因應這些挑戰,產業正積極推行更嚴謹的審計流程、形式化驗證技術及故障保護機制。同時,Bedrock 等專案亦加強開發者教育,協助撰寫更安全的智能合約,進一步降低潛在風險。

複雜網路釣魚及社會工程攻擊鎖定加密用戶

加密貨幣用戶面臨愈加複雜的網路釣魚與社會工程攻擊,攻擊手法結合人性弱點及技術缺陷。網路犯罪分子仿造釣魚網站與行動應用程式,誘使用戶輸入私鑰或登入憑證,竊取資產。社會工程手法也日益精進,攻擊者假冒客服或交易所員工,引誘受害者洩漏敏感資料或轉移資金。

這類攻擊的數量增加,與加密貨幣市場總市值擴大密不可分。例如:

年份 全球加密貨幣市值 回報的釣魚攻擊次數
2020 7,580 億美元 1,200
2021 2.3 兆美元 3,900
2022 1.1 兆美元 6,800

數據反映,市場規模擴大帶動相關威脅同步升高。為此,交易所與錢包服務商強化安全措施,包括多重驗證、硬體安全金鑰,以及 AI 驅動的詐騙偵測系統。然而,用戶教育依然是防護關鍵,因即使擁有最先進的技術防線,仍有可能因人為疏忽或社會工程攻擊而蒙受損失。

中心化交易所面臨愈發嚴峻的駭客攻擊與內部威脅

近年來,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安全漏洞及內部威脅持續升溫。針對這些平台的駭客攻擊愈加頻繁且損失金額龐大,動輒數千萬美元。例如,2025 年某國際領先交易所單次被盜超過 2 億美元,顯示風險持續存在。內部威脅同樣不容忽視,具高權限的員工有機會操控系統或挪用用戶資金。2024 年就有高階主管挪用 5,000 萬美元用戶資金的案例。

年份 重大駭客事件數量 損失總額
2023 12 8.5 億美元
2024 18 12 億美元
2025 22 18 億美元

風險上升促使監管趨嚴並推動更高資安標準。各大交易所積極強化網路安全、冷錢包、多重簽章錢包等設施,部分平台更導入 AI 監控系統以偵測異常行為及內部威脅。儘管如此,相關風險依然不容輕忽,促使產業持續優化安全規範,並推進去中心化解決方案的發展。

* 本文章不作為 Gate 提供的投資理財建議或其他任何類型的建議。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