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tensor 的 TAO 代幣採用以 比特幣為靈感的通縮機制,總供應量固定為 2,100 萬枚。這項稀缺策略旨在為持有者創造長期價值。下表比較 TAO 與比特幣的機制異同:
| 特性 | TAO | 比特幣 | 
|---|---|---|
| 總供應量 | 2,100 萬 | 2,100 萬 | 
| 減半機制 | 有 | 有 | 
| 區塊獎勵 | 0.03125 TAO(目前) | 6.25 BTC(目前) | 
| 流通量 | 9,597,491 TAO | 約 1,950 萬 BTC | 
| 市值 | $38.6 億 | 約 $7,000 億 | 
TAO 採取固定供應與減半機制,完全呼應比特幣的通縮邏輯,有助於逐步增強其稀缺性。目前 TAO 流通量明顯低於比特幣,顯示其發行週期更長。這種受控發行讓 TAO 價格更穩定,也有利於用戶逐步採納。市場高度認同此模式,TAO 市值達 $38.6 億,躋身加密貨幣市值前 40,展現投資人對 Bittensor 代幣經濟模型及其在去中心化 AI 領域長遠成長潛力的信心。
動態 TAO 提案為 Bittensor 網路引入創新代幣發行機制。每個子網可發行自己專屬的代幣,即「子網代幣」或「Alpha 代幣」,以激發更強競爭力與需求導向的生態。提案規定新發行代幣的 50% 必須回注主網,確保子網自主性與全網健康發展的平衡。
這些子網代幣的價值會隨市場變化而波動,形成針對 AI 表現的即時預測市場,讓資源分配更靈活。TAO 持有者可直接投票調整各子網的發行比例,投票以分散式方式綜合評估該資產對生態現況與未來的價值。
| 面向 | 動態 TAO 前 | 實施動態 TAO 後 | 
|---|---|---|
| 代幣發行 | 中心化 | 子網專屬 | 
| 資源分配 | 固定 | 市場驅動 | 
| 持有人參與 | 有限 | 直接投票 | 
| 發行控制 | 預設 | 自適應 | 
此提案象徵 Bittensor 網路在 AI 產業發展路徑上邁向更去中心化、經濟導向的新階段。
Bittensor 網路透過原生 TAO 代幣激勵全球開發者、研究人員及算力供應商投入 AI 發展。去中心化機制構建協作生態,參與者可根據貢獻價值得到相應獎勵。TAO 代幣為生態核心,推動交易流通,加速去中心化 AI 產業成長。隨網路規模擴大,TAO 價值有望提升,吸引更多優質參與者,創造良性循環。
此激勵模式已在 Bittensor 市場表現中獲得驗證:
| 指標 | 數值 | 
|---|---|
| 市值 | $3,858,191,382 | 
| 流通量 | 9,597,491 TAO | 
| 總供應量 | 21,000,000 TAO | 
| 價格(截至 2025 年 10 月 21 日) | $402 | 
以上數據凸顯 TAO 代幣的市場價值,反映去中心化 AI 領域的高度關注。TAO 限量(2,100 萬枚)帶來稀缺性,隨參與者增多,需求可望持續攀升。此經濟模型推動 Bittensor 躋身去中心化 AI 領導行列,目前市值排名第 36,過去 30 天價格漲幅達 17.72%。
Bittensor 的治理機制緊密結合經濟激勵與網路績效。網路根據子網表現分配 TAO 獎勵,形成自我調節生態。驗證者負責評定礦工等參與者績效,並將結果上傳至 Subtensor,Yuma 共識機制據此分配 TAO 獎勵給各子網成員。
Root Network 在全網 TAO 獎勵分配上扮演關鍵角色。配額由 Root Network 驗證者投票決定,相當於對各子網價值的評估。某子網獲得的 TAO 數量直接反映其在網路生態中的價值認可。
獎勵分配架構如下:
| 參與者 | 角色 | 獎勵機制 | 
|---|---|---|
| 子網擁有者 | 管理子網 | 依子網表現獲得 TAO 獎勵 | 
| 驗證者 | 評估網路參與者 | 準確評估可獲得 TAO 獎勵 | 
| 礦工 | 提供 AI 服務 | 貢獻有價值服務獲得 TAO 獎勵 | 
這套經濟體系有效推動全網持續創新與優化。Bittensor 以實際 AI 產出與子網表現連動的獎勵機制,打造 AI 服務動態市場,激發競爭,加速去中心化 AI 技術發展。
TAO 是 Bittensor 網路的加密貨幣,用於激勵礦工與驗證者貢獻算力資源,亦是生態系統內的重要實用型與質押代幣。
TAO 目前價格為 $317.07,市場走勢與分析顯示其未來成長潛力大,是加密領域極具吸引力的投資標的。
梅蘭妮亞·川普的幣名為 $MELANIA,是加密市場推出的 Meme 幣。
雖屬投機推測,但若 TAO 能成功拓展亞洲市場、開發新子網並獲得機構支持,2030 年有望突破 $10,000。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