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RA 的代幣分配策略強調社群參與與激勵。根據已公布的代幣經濟模型,ZORA 總供給量中有 40% 專門用於社群導向的計畫。這部分進一步細分為兩大核心項目:
| 分配項目 | 比例 | 用途 |
|---|---|---|
| TGE 空投 | 10% | 針對早期社群成員的初始分配 |
| 社群獎勵 | 30% | 持續性激勵及後續空投 |
此分配模式充分展現 ZORA 推動社群活躍與生態繁榮的堅定決心。將如此高比例的代幣用於社群激勵,ZORA 不僅能回饋早期用戶,也為長期參與與新用戶的引入提供保障。10% 的 TGE 空投讓早期支持者立即受惠,30% 的社群獎勵則為持續互動與生態成長注入動能。這一模式與多數區塊鏈項目的成功分配策略高度一致,再次驗證社群參與對用戶成長與網路效應的關鍵作用。ZORA 對社群激勵的重視,預期可助力其在競爭激烈的加密市場中快速拓展與用戶增長。
ZORA 作為 Zora 協議的原生代幣,採用代幣銷毀機制導入通縮設計,提升其價值潛力。ZORA 總供給量為 100 億枚,代幣經濟模型目標是隨時間推移實現稀缺性。銷毀機制將部分代幣永久移出流通,實質減少總供給量。雖然具體銷毀速率尚未公開,協議透過多元激勵與社群獎勵機制推動代幣銷毀。此舉旨在平衡市場供需,有助於價值提升。以下為 ZORA 與其他項目的代幣經濟模型比較:
| 代幣 | 總供給量 | 銷毀機制 |
|---|---|---|
| ZORA | 100 億 | 社群獎勵及激勵 |
| Token A | 1 億 | 依交易手續費比例銷毀 |
| Token B | 10 億 | 按季回購並銷毀 |
透過推動通縮機制,ZORA 期望建立更具韌性的生態經濟體。代幣銷毀不僅鼓勵用戶長期持有,也讓社群利益與協議發展緊密結合。隨著供給逐步減少,單枚 ZORA 代幣於網路中的價值占比將提升,為持有者與生態參與者帶來更多潛在收益。
2025 年,$ZORA 代幣持有者將迎來治理功能上線。屆時,社群將擁有對 Zora 生態關鍵決策的投票權。$ZORA 總供給量設定為 100 億枚,其中特別預留 50% 分配給社群。這一分配充分體現 Zora 對去中心化與社群治理的高度重視。
治理功能上線後,$ZORA 將從單純的交易資產躍升為平台共建的關鍵工具。持幣者將有權對協議升級、手續費結構及新功能等議題提出提案並參與投票。
以下表格直觀呈現治理功能上線前後的差異:
| 面向 | 2025 年前 | 2025 年後 |
|---|---|---|
| 治理權利 | 無 | 關鍵決策投票權 |
| 社群分配 | 未明確 | 占總供給量 50% |
| 代幣用途 | 僅限交易 | 交易 + 治理 |
| 決策機制 | 中心化 | 社群驅動 |
治理模式的引入,讓 Zora 與其他去中心化協議接軌,進一步強化對創作者與投資者的吸引力。5 億枚社群配額確保投票權分布更廣,有助於 Zora 生態建立更民主的決策機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