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第三季,Shard Capital 的活躍地址數量顯著成長,較上季增加 27%。此成長反映了市場參與度提升以及平台用戶採用度的增強。為便於理解,以下列出各季活躍地址詳細數據:
| 季度 | 活躍地址數 | 變動百分比 |
|---|---|---|
| 2025 年第二季 | 325,000 | - |
| 2025 年第三季 | 412,750 | +27% |
活躍地址的大幅提升與 WorldShards 生態系整體擴展相呼應。目前,專案社群成員已突破 400,000 人,展現用戶基礎持續壯大。玩家於遊戲中累計投入時間已超過 310 萬小時,充分展現平台活躍度與用戶黏著度。
活躍地址的激增,受多重因素推動。首先,傳統 MMORPG 遊戲玩法結合區塊鏈與 NFT 技術,有效吸引遊戲及加密領域用戶。其次,$SHARDS 代幣採公平發行,無團隊或投資人分配,促使社群積極參與。此外,Open Loot、BIG TIME 等策略合作,以及 Keith Kawahata 等資深顧問的引領,進一步強化用戶信心與平台採用率。
活躍地址持續成長,加上 NFT 累計銷售額突破 890 萬美元,顯示 WorldShards 在競爭激烈的 Web3 遊戲市場持續獲得關注。隨著專案推動,這些核心指標將成為評估其長期生命力與市場定位的重要依據。
加密貨幣市場屢創新高,Shards Protocol 日均交易量達 12 億美元,象徵 SHARDS 代幣在 DeFi 生態中的採用及流動性迅速提升。為便於理解,以下與其他關鍵指標比較:
| 指標 | 數值 |
|---|---|
| 日均交易量 | $1.2 billion |
| 24 小時交易量 | $3,798.35 |
| 總市值 | $30,595,000 |
| 流通供應量 | 413,377,839 SHARDS |
日均交易量與 24 小時交易量的巨大落差,反映 SHARDS 代幣於生態系內高度流通,顯示其在 DeFi 應用與遊戲交易中被廣泛使用。這與 WorldShards 作為 Web3 MMORPG,結合傳統遊戲玩法和區塊鏈技術的定位相互呼應。高交易量搭配適中市值,突顯用戶基礎活躍。SHARDS 由社群主導,無團隊或投資人分配,促進代幣廣泛流通與使用,推動更加去中心化、參與度更高的經濟模型。
SHARDS 代幣分布顯示主力持有者集中度高。最新數據表明,前 100 名持有人合計持有 SHARDS 總供應量的 45%。此集中分布引發對 WorldShards 生態去中心化及治理機制的討論。下表為 SHARDS 與其他主流加密貨幣持倉分布比較:
| 代幣 | 前 100 持有者占比 |
|---|---|
| SHARDS | 45% |
| Bitcoin | 約 14% |
| Ethereum | 約 23% |
此集中度遠高於主流加密貨幣,可能影響專案的去中心化目標。過高集中度可能引發市場操控與治理權力分配的疑慮。不過,WorldShards 專案上線時間尚短(2025 年 9 月),隨著生態發展與用戶增加,代幣分布有望更加均衡。專案堅持公平發行、無團隊及投資人分配,為後續廣泛分布奠定基礎。未來需持續關注代幣分布變化,以評估 WorldShards 生態系統的長期健康及去中心化水準。
分片技術導入有效提升網路效率並降低成本。升級後,多款 Layer 2 解決方案的手續費降幅達 50% 至 99%。交易成本大幅降低,使兌換及鑄造等操作更為便利。下表為分片升級前後手續費數據比較:
| 活動 | 分片前手續費 | 分片後手續費 | 降幅 |
|---|---|---|---|
| 兌換 | $2.00 | $1.00 | 50% |
| 鑄造 | $5.00 | $0.05 | 99% |
雖然整體網路手續費下降 15%,但各層級受益不均。Layer 1 手續費大致穩定,部分用戶甚至反映略有上升。由此可見,採用 Layer 2 方案才能最大化分片升級效益。遷移至 Layer 2 平台的用戶,可享受每筆交易僅需幾美分的低成本,與主鏈高昂費用形成鮮明對比。本次升級展現分片作為區塊鏈擴容方案的潛力,為後續大規模應用及高效營運奠定堅實基礎。
加密領域中的 shards 指的是區塊鏈網路中的分片結構,透過分割網路資料及處理能力,提升系統擴充性及運作效率。分片技術能讓網路同時處理更多交易,有效優化整體表現。
主流三大加密貨幣包括 Bitcoin (BTC)、Ethereum (ETH) 及 Tether (USDT),其市值與產業影響力均居領先地位。
截至 2025 年 10 月,World Shards 代幣價格為 $0.0045,24 小時交易額達 320 萬美元。
死幣指的是完全失去價值及交易活動的加密貨幣,通常為遭到廢棄或專案失敗的數位資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