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flux(CFX)作為具備高度擴展性的去中心化區塊鏈網路,自 2020 年成立以來已取得多項重要里程碑。截至 2025 年,Conflux 市值達 560,074,972 美元,流通供應量約 5,145,383,306 枚,現價約 0.10885 美元。作為「樹圖共識」技術的先驅,CFX 正逐步成為高吞吐量區塊鏈應用與去中心化金融的核心基礎設施。
本文將從歷史價格走勢、市場供需、生態體系成長及宏觀經濟等多個面向,全面分析 2025 至 2030 年 Conflux 的價格變化,為投資人提供專業價格預測與可執行的投資策略。
截至 2025 年 10 月 17 日,CFX 價格為 0.10885 美元,市值 560,074,972.87 美元。24 小時內下跌 4.5%,成交量為 5,188,895.45 美元。目前 CFX 在加密貨幣市值排名第 135,市占率為 0.015%。流通供應量 5,145,383,306 枚,約占總供應 89.98%。完全稀釋估值為 622,441,756.39 美元。CFX 過去一週下跌 21.64%;近 30 天累計下跌 39.93%,短中期市況偏弱。
點擊查看即時 CFX 市場價格

2025-10-17 恐慌與貪婪指數:28(恐慌)
點擊查看最新 恐慌與貪婪指數
整體加密貨幣市場情緒偏向保守,恐慌與貪婪指數為 28,落在恐慌區間。大多數投資人持觀望態度,部分則伺機在低點布局。恐慌情緒有時代表潛在投資良機,但仍須充分研究並考量自身風險承受度。市場情緒變動迅速,建議持續追蹤市場變化並妥善配置資產。Gate.com 提供多元工具與資源,協助投資人應對市場波動。

CFX 地址分布資料顯示,主要持有地址集中度高。最大持有地址占總供應 28.52%,第二大地址占 21.31%,合計近 50%。前五大地址合計持有 59.52%,顯示出顯著集中現象。
集中度提升帶來市場穩定與價格操控風險。若大額持有人集中轉移或拋售,對市場波動影響顯著。此外,過度集中也可能削弱網路去中心化原則,使大戶在治理決策與網路運作上掌握更多主導權。
然而,仍有 40.48% 代幣分散於其他地址,代表市場具一定多元分布。小額持有者分散可對沖大戶影響,為長期穩定與生態多元化參與奠定基礎。
點擊檢視最新 CFX 持幣分布

| Top | Address | Holding Qty | Holding (%) |
|---|---|---|---|
| 1 | 0xf977...41acec | 307343.85K | 28.52% |
| 2 | 0x5a52...70efcb | 229617.08K | 21.31% |
| 3 | 0xc9c2...3cea06 | 42500.00K | 3.94% |
| 4 | 0xa371...fa3879 | 38087.11K | 3.53% |
| 5 | 0x112a...547efd | 24000.13K | 2.22% |
| - | Others | 435893.03K | 40.48% |
| 年份 | 預測最高價 | 預測平均價 | 預測最低價 | 漲跌幅 |
|---|---|---|---|---|
| 2025 | 0.13373 | 0.10872 | 0.08589 | 0 |
| 2026 | 0.12728 | 0.12122 | 0.10061 | 11 |
| 2027 | 0.18265 | 0.12425 | 0.06585 | 14 |
| 2028 | 0.22711 | 0.15345 | 0.09821 | 41 |
| 2029 | 0.26069 | 0.19028 | 0.14081 | 74 |
| 2030 | 0.31342 | 0.22548 | 0.12402 | 107 |
(1) 長線持有策略
(2) 主動交易策略
(1) 資產配置原則
(2) 風險對沖措施
(3) 安全存儲方案
CFX 具備高吞吐量區塊鏈獨特優勢,但同時面臨市場競爭加劇與監管不確定性。長線潛力可期,短線波動與應用推進困難需審慎面對。
✅ 新手:小部位進場,著重技術學習
✅ 有經驗投資人:將 CFX 納入多元加密資產組合
✅ 機構投資人:深入盡職調查,密切關注監管動向
加密貨幣投資風險極高,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人應依自身風險承受度審慎決策,建議諮詢專業金融顧問,切勿投入超出可承受範圍的資金。
CFX 成長潛力顯著,預估 2030 年有望挑戰 1 美元,2040 年或達 4 美元。其於中國區塊鏈生態的獨特定位,帶來高報酬潛力,適合高風險偏好投資人關注。
CFX 上漲主因包括監管利多、技術創新及政策支持等多重正面因素推動。
隨著應用落地、網路升級及 DeFi 生態擴展,CFX 需求與投資熱度同步提升,帶動價格走揚。
投資 Conflux 需留意政策監管(受中國影響)、市場波動,以及技術挑戰等多項風險。
分享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