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 枚 CGN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CGN 或相關活動(Launchpool / CandyDrop)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CGN
4️⃣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 CGN)
🥇 一等獎(1名):333 CGN
🥈 二等獎(2名):200 CGN / 人
🥉 三等獎(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25只可能提升您投資組合的頂級AI股票
人工智能革命如野火般席卷全球經濟,正在我們眼前改變從醫療保健到交通運輸的一切。我看到公司們瘋狂地爭相將人工智能整合到他們的產品中,而像我這樣的投資者則拼命尋找下一個大贏家。當英偉達的首席執行官黃仁勳談到人工智能可能產生$100 萬億的經濟價值時,我不禁感到我們正站在一個讓以往科技繁榮看起來像兒戲的邊緣。
盡管在過去兩年中人工智能股票的漲令人難以置信,但我仍然看到許多機會,適合那些願意超越炒作的人。市場仍然對那些知道在哪裏挖掘的人來說是豐厚的。
這是我對人工智能領域25位關鍵人物的分析,他們值得你關注:
AI硬件玩家
Nvidia 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其 GPU 爲大多數主要人工智能應用提供動力 - 他們基本上鎖定了人工智能計算的標準地位。
超級微電子公司通過MI300 AI加速器挑戰英偉達,利用與雲服務提供商的關係,同時在價格上進行削減。
英特爾試圖通過Gaudi處理器和制造投資來恢復相關性,但我想知道這是否太少、太晚,盡管他們有深厚的企業關係。
ASML 在 EUV 光刻機上擁有壟斷,這些機器對先進的 AI 芯片至關重要 - 它們是 AI 淘金熱的工具和設備。
Wolfspeed 在碳化硅半導體生產方面處於領先地位,這對能源密集型 AI 數據中心的電源管理至關重要。
Navitas Corporation 專注於氮化鎵電源系統,使人工智能硬件更加高效,特別是在數據中心。
AI軟件和雲基礎設施
微軟通過與OpenAI的合作引領企業人工智能,將GPT-4嵌入其產品中,同時擁有該公司的重要股份。
甲骨文提供以人工智能爲驅動的雲基礎設施,專注於企業數據庫和商業智能。
C3.ai 提供現成可部署的企業人工智能應用,專注於預測分析。
BigBear.ai Holdings 主要向政府和國防部門提供 AI 決策支持。
SoundHound AI 開發語音識別解決方案,但我對他們與科技巨頭競爭的能力持懷疑態度。
應用數字公司設計針對人工智能工作負載的專用數據中心。
TeraWulf 建設可持續的計算基礎設施以支持人工智能應用。
Poet Technologies 開發用於 AI 系統的集成光子解決方案。
醫療保健與生物技術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 將機器學習應用於藥物發現,其平台以龐大的專有數據集爲支撐。
Tempus AI 專注於用於癌症治療的人工智能驅動的精準醫療。
空間與防御技術
BlackSky Technologies 將衛星圖像與人工智能分析結合,用於國防和情報應用。
Palantir Technologies 提供基於 AI 的數據分析,深植於政府運營 - 盡管他們對政府的依賴讓我感到不安。
Kratos Defense & Security Solutions 開發了人工智能驅動的自主系統和戰鬥無人機。
科技巨頭與集成AI
蘋果在其生態系統中整合人工智能,同時開發蘋果智能,專注於設備端的機器學習。
字母表在搜索和雲服務中部署人工智能,同時從人工智能驅動的廣告中產生巨額收入。
Meta Platforms利用人工智能進行內容審核和精準廣告,同時投入資金用於元宇宙應用。
亞馬遜在電子商務和雲平台中全面實施人工智能,既使用又推動人工智能的發展。
特斯拉在自動駕駛和機器人項目中整合人工智能,利用其現實世界數據的優勢。
Serve Robotics 以 AI 驅動的機器人爲最後一公裏物流實現自動化配送爲目標。
關鍵要點
我發現成功的人工智能投資需要理解公司是如何實際實現技術貨幣化的。芯片制造商直接通過硬件生成收入,而軟件公司則必須將能力轉化爲可持續的收入。科技巨頭利用人工智能增強現有的利潤中心,而初創公司則試圖顛覆傳統行業。
這個快速發展的市場有利於擁有強大知識產權和成熟收入模型的公司。盡管熱情已使各個領域的估值膨脹,但對那些擁有明確盈利路徑的公司的選擇性投資可能會使耐心的投資者獲得豐厚回報——盡管我越來越擔心許多人工智能股票在一個非常不完美的世界中被定價得過於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