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MO(DIMO)作為汽車數據領域的顛覆性平台,自成立以來持續突破。截至 2025 年,DIMO 總市值達美元 22,802,709,流通量約 400,398,759 枚,現價約美元 0.05695。此資產被譽為汽車產業的「數據解放者」,在推動交通革新及車輛數據管理方面扮演日益關鍵的角色。
本文將系統整理 DIMO 於 2025 年至 2030 年的價格走勢,綜合歷史規律、供需結構、生態發展和宏觀經濟等因素,為投資人提供專業的價格展望與實用投資策略。
截至 2025 年 10 月 4 日,DIMO 現價美元 0.05695,24 小時跌幅 1.48%,成交額為美元 16,796.39。總市值美元 22,802,709.34,於加密貨幣市場排名第 1036 位。流通量為 400,398,759.3145023 枚,佔總發行量 10 億的 40.04%。
近期 DIMO 價格表現分歧:過去一週上漲 3.11%,但 30 日跌幅 20.04%,近一年累計下跌 62.56%。
歷史最高價美元 2(2024 年 2 月 1 日),歷史最低價美元 0.04104(2025 年 7 月 8 日)。現價較高點回檔 97.15%,較低點反彈 38.77%。
點擊查詢最新 DIMO 市場行情

2025 年 10 月 4 日恐懼與貪婪指數:71(貪婪)
點擊查詢最新 恐懼與貪婪指數
目前加密市場情緒極度樂觀,恐懼與貪婪指數達 71,屬於貪婪區間,顯示投資人信心顯著提升,可能推升價格續漲。不過高貪婪值往往是市場回調前兆,建議投資人適時獲利了結或進行避險操作,理性因應市場波動,務必做好足夠調查與風險控管。

持幣數據顯示,DIMO 代幣高度集中,最大單一地址持有總量的 65.86%,展現強勢控盤。前四大地址合計掌握 7.21%,其餘 26.93% 分散於其他地址。
如此集中化,使 DIMO 的去中心化及市場健康性受到關注。單一地址控盤易使市場受操控,增加價格波動風險。若出現大量轉移或拋售,價格可能劇烈變動;如採用代幣治理機制,集中持有亦將影響決策公平性。
分布結構顯示 DIMO 市場仍處初期,散戶參與有限,短期內流動性與價格穩定性承壓,去中心化目標同樣面臨挑戰。
點擊查詢最新 DIMO 持幣分布

| Top | Address | Holding Qty | Holding (%) |
|---|---|---|---|
| 1 | 0x9923...2a74e4 | 658613.80K | 65.86% |
| 2 | 0x07c6...0ed5dd | 30004.12K | 3.00% |
| 3 | 0xe92e...c5a03f | 14710.70K | 1.47% |
| 4 | 0xfb19...d1f8ee | 14329.31K | 1.43% |
| 5 | 0x776b...0e9669 | 13109.47K | 1.31% |
| - | Others | 269232.60K | 26.93% |
| 年份 | 預測最高價 | 預測平均價格 | 預測最低價 | 漲跌幅 |
|---|---|---|---|---|
| 2025 | 0.0729 | 0.05695 | 0.05296 | 0 |
| 2026 | 0.09154 | 0.06492 | 0.0409 | 14 |
| 2027 | 0.08293 | 0.07823 | 0.04381 | 37 |
| 2028 | 0.08461 | 0.08058 | 0.05399 | 41 |
| 2029 | 0.10572 | 0.08259 | 0.07516 | 45 |
| 2030 | 0.13464 | 0.09416 | 0.08662 | 65 |
(1) 長期持有策略
(2) 主動交易策略
(1) 資產配置原則
(2) 風險避險策略
(3) 安全儲存方案
DIMO 在汽車數據領域具備獨特優勢,長線成長潛力突出,但短期波動及應用推廣困難的風險不容忽視。
✅ 新手投資人:建議充分調查後以小額長線布局
✅ 進階投資人:採分批定投,嚴格執行風險管控
✅ 機構投資人:可將 DIMO 納入區塊鏈及汽車科技多元資產組合
加密貨幣投資風險極高,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請投資人依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策,並建議諮詢專業財務顧問。切勿投入超過可承受損失範圍的資金。
是,DIMO 未來值得期待。預期 2027 年價格有望達到美元 0.062526,年增幅約 10.25%,展現強勁長線潛力。
DIMO 代幣作為 DIMO 協議的激勵通證,功能類似汽車領域的里程積分,支援生態內交易與治理參與。
BONK 預計將於 2025 年迎來價格爆發,核心動能來自網路文化與社群熱度,此預測依據歷史 Meme 幣走勢。
DIMO 近期價格下跌,主因涉嫌詐騙操作及機器人拋售,市場信心受損導致價格走低。
分享
目錄